在临床心理学的实践中,我们时常遇到因环境变化、生活习惯调整或药物作用而引发心理状态波动的患者,一个常被忽视的领域是物理化学元素如何微妙地作用于我们的心理状态。
让我们谈谈光线,光线不仅影响我们的生理节律(如睡眠-觉醒周期),还直接作用于情绪,自然光中的蓝光波段已被研究证实能提高警觉性和注意力,而温暖的黄光则有助于放松和减轻压力,在诊疗室中合理利用不同色温的光源,可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
再来看空气质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微粒物质(如PM2.5)的多少,都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认知功能,良好的通风和空气净化系统,不仅能提供更清新的空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空气污染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声音环境也不容忽视,噪音污染已被证明能引发或加剧紧张、烦躁等负面情绪,在宁静的环境中,人们更容易感到放松和专注,这有助于心理治疗过程中的沟通与理解。
物理化学元素——从光线、空气到声音——都在以微妙而深刻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心理状态,作为临床心理师,我们应更加关注这些因素,为患者创造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治疗环境,正如一句古话所说:“心静则神远”,一个和谐的环境是心灵得以安放的重要基石。
发表评论
物理化学元素如镁、锌和氧等,通过影响体内激素分泌与神经传导速度来调节我们的心理状态。
物理化学元素如镁、锌和硒等,能调节神经传导影响心理状态。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