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时常会遇到患者因“短暂性失明”、“突然跌倒”等症状前来就诊,这往往与一种名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的疾病相关,TIA是一种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其特点为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通常不超过24小时)、且无责任梗死灶。
尽管TIA症状通常较为短暂,但其背后却隐藏着较高的卒中风险,研究显示,约1/3的TIA患者在发病后3年内会发生脑卒中,对于TIA的早期识别与干预至关重要。
在面对TIA患者时,我们首先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随后,通过影像学检查(如MRI)和血液学检查来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和潜在风险因素,治疗上,除了针对可控制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进行干预外,还会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卒中风险。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虽“短暂”,但其背后的健康威胁不容小觑,及早识别、及时干预,是降低卒中风险、保护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
发表评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虽为‘小中风’预警信号之一但需高度重视其背后隐藏的严重脑血管疾病风险。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