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这个充满故事的地方,芝麻大小的事情有时却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奥秘,就像那一颗颗小小的芝麻,虽看似平凡,却能在特定情境下,成为打开患者内心世界的钥匙。
记得有一位患者,因一次小小的芝麻粒般的误会,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那天,他在医院走廊不小心撞到了另一位患者,对方只是轻轻皱了下眉头,可他却觉得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接下来的几天,他反复回忆那个场景,担心对方会因此病情加重,更害怕医院会因此对他进行严厉处罚,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背后反映出他内心深处对自身行为的过度苛责以及强烈的责任感,他可能在生活中一直是个谨小慎微的人,把每一个小失误都放大,从而引发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我们通过与他深入交谈,帮助他认识到这次小小的碰撞其实在医院里是很常见的情况,大多数人都不会过分在意,就如同芝麻虽小,在庞大的医院事务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引导他将注意力从这个“芝麻小事”上转移开,关注自己当下的病情和康复,慢慢地,他的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脸上也重新露出了轻松的神情。
还有一位老年患者,总是对医院提供的芝麻糊早餐不满意,他觉得味道不够香,分量也太少,表面上看,这只是对食物的挑剔,但深入探究,发现这背后隐藏着他对生活掌控感缺失的心理需求,在医院这个相对陌生和受限的环境中,他试图通过对芝麻糊这种小事的关注和不满,来寻找一种能让自己感觉还能掌控些什么的感觉,我们了解到他的心理后,与食堂沟通,尽量满足他合理的饮食需求,同时也耐心倾听他的抱怨,给予他情感上的支持,渐渐地,他对芝麻糊的态度不再那么苛刻,心情也变得更加舒畅。
芝麻小事虽不起眼,却能反映出患者丰富多样的心理状态,作为临床心理师,我们要善于从这些看似平凡的点滴中,洞察患者内心的波澜,用专业知识和温暖关怀,帮助他们化解因这些“芝麻”带来的心理困扰,让他们能更加从容地面对疾病和治疗,重新找回生活的阳光与希望。
发表评论
芝麻小事,却藏着人心深处的微妙波动——心理密码的细微之处揭示了人性光辉与暗影。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