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这一常见的口腔疾病,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远不止局限于口腔健康本身,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牙周病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其症状表现多样,初期可能只是牙龈红肿、出血,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牙龈退缩、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等严重后果,牙周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口腔卫生不良、细菌感染、遗传因素、全身性疾病等。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牙周病仅仅是口腔局部问题,与心理状态无关,但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发现,牙周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牙周病导致的口腔不适,如疼痛、口臭等,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使他们产生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心理压力过大也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而增加患牙周病的风险,这种身心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牙周病患者来说,除了积极接受口腔治疗外,关注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临床心理师在帮助牙周病患者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心理师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和困扰,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通过这种方式,缓解患者因牙周病带来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增强他们面对疾病的信心。
心理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认识到牙周病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改变他们对疾病的不合理认知和消极应对方式,教导患者如何通过放松训练、情绪调节技巧等方法,来减轻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从而促进牙周病的康复。
心理师还会与口腔科医生密切合作,共同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对于那些因牙周病而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及时进行转介,提供更专业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牙周病并非孤立存在的口腔疾病,它与心理健康相互交织,作为医院的临床心理师,我们要重视牙周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专业的评估和干预,帮助他们打破身心之间的恶性循环,实现口腔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双重改善,让我们共同关注牙周病,呵护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
发表评论
牙周病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还可能暗中损害心理健康。
添加新评论